10月2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亳州市社会救助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前9个月,全市共发放城乡低收入保险80135.9万元、特困供养16443.1万元、孤儿保障5359.3万元、艾滋病困难群体生活补助460.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临时救助8252.9万元。
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发展方向更加明确。6月,我市发布《亳州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号文,明确提出7大类23项具体改革措施。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建成分级分类、城乡协调、体系完备、高效畅通的社会救助体系,到2035年实现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展成果越来越公平惠及困难群众。“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
放宽境内户籍限制。7月,我市发布《亳州市困难群众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实施办法》,率先实现社会救助申请居住和所有“城市”,成为全省首批“吃螃蟹”城市。
紧急救援先救人,再批准。我市在所有乡镇建立了临时救助储备基金制度。今年以来,利用备用金救助478人,发放95.5万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况变得新了。我市发布“新版”《亳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 《亳州市特困人员认定办法》 《亳州市临时救助工作操作规程》,使得办证标准更加严格,限制因素放宽,救助方式更加灵活,审核确认更加及时。在“新条例”中,确认最低生活补贴和特殊困难的权利以及批准小额临时援助的权利下放给了城镇和乡村。
保险的实施。我市为27483名特困人员购买了住院护理保险。贫困人口因病住院时,可根据疾病类型、住院时间和自理能力,按日申请60元至150元不等的护理费,每人每年最多可申请120天。今年共向647人发放护理费48.7万元。
这两项补贴在不同的地方管理。4月22日起,我市正式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认定申请。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申请人可向在任何乡镇设立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受理窗口提出申请,不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即时就近办理。
着力提高救助标准,保障民生。
投资稳步增长。。截至9月底,全市共保障127794户235533人、特困人员27483人、孤儿和无赡养人儿童5733人、艾滋病困难群体1491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有103,194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有68,120人。前9个月,全市共发放城乡低收入保险80135.9万元、特困供养16443.1万元、孤儿保障5359.3万元、困难艾滋病群体生活补助460.4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8252.9万元、临时救助1522.5万元。自今年年初以来,社会援助的开支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
安全标准再次提高。7月,我市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628元提高到657元,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817元提高到854元,将集中、散居孤儿保障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450元、10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50元、1100元。8月,临时救助最高额度提高到10510元。
专注于保持底线。
回顾结果。5月,我市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回头看”工作,重点关注摆脱贫困的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因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锐减而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汽车
低收入人口的基数是明确的。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17日在京表示,民政部将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已经进行了低收入人口绘图和信息收集。今年以来,全市共征集登记2054户5073名边缘居民,其中2618人获得“单人保险”。同时,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所有监测对象将纳入低收入人口进行管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