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尔滨巨型雪人到自贡灯会精卫女神,为何火出了圈
观察家
地方城市形象可以有更多打开方式。
讯报道,1月9日,一个巨型雪人亮相冰城哈尔滨松花江畔,由于造型亲切可爱,引发不少关注根据消息显示,这个戴着红帽子,红围脖,嘴角上扬的巨型雪人,高约18.5米,宽约13米,用雪量2000余立方米,堪称雪人中的巨人
这不是哈尔滨第一次在松花江畔堆雪人,去年这里是一只尖鼻子的雪人,堆雪人似乎成了这座城的乐趣但出现在公共领域的雪人,暗含了一种城市的审美而最近在社交平台刷屏的还有四川自贡灯会的精卫女神精卫女神是今年四川自贡灯会展中的装置之一,一经展出就成为今年灯会的新网红
事实上,无论是巨型雪人,还是精卫女神,当这些形象对外展出的时候,城市的特征和地点在这张名片下被放大,被审视,被评价,进而成为城市形象认同的一部分它们更像是为这座城量身打造的城市名片,是城市的文化地标物
相比于城市的地标建筑物,文化地标物更能体现城市的温度,这个温度与城市的硬件无关,它可以是街市上普通人的态度和行为,可以是公共服务中的人性化,也可以是城市中能够体现城市审美的文化装置这是张文化软名片,一经展示,就代表了城市形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不容小觑
需要认识到的是,城市的环境,地域生活的烙印给了建筑以个性,这种个性反过来也形成了城市的独有魅力这些文化地标物的特色在于能否脱胎于当地的地域与生活,当地的气温,天气,日照,生活习惯等都会在文化地标物上留下印记,这些印记让文化地标物有了个性,就像雪人之于哈尔滨,精卫女神之于自贡
有网友评论,被自贡灯会刷屏后,还意外发现它竟是美食之都这体现了城市文化地标物影响力的广泛性,能让城市的其他面相也脱颖而出
曾有人吐槽,我们的城市形象越来越千篇一律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气候与生活习惯很难在城市建筑上打上烙印,尽管不少设计师尽力去设计不一样的建筑形态,但城市面貌却越来越单调而文化地标物就是这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形态中的个性,其弥补了城市规划中地域性的缺失,让城市更有特色期望越来越多这样的文化地标物在城市中涌现,给城市生活增色
□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暂停大型会议,活动,论坛,培训,演出,展览,促销等。暂停园林,庙会,集市,民俗,文艺演出,广场舞等群众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