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来袭、竞争加剧,跨国巨头加速精准布局皮肤病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洪小澜 上海报道 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的瘙痒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高的非致命性皮肤病。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研究表明,在皮肤病中,特应性皮炎对生活质量、家庭、社会、医保等各方面影响占第一位,7年复发率高达76%。

瘙痒虽然不致命,但往往导致患者坐立不安、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更有甚者,重度瘙痒还会增加焦虑、抑郁甚至导致自杀倾向。

特应性皮炎患者负担不断加重,其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行业重视,并推动了特应性皮炎治疗的创新发展。目前赛诺菲、辉瑞、艾伯维等一众跨国制药巨头都开始不断“加码”布局AD中国市场。而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布局者不断,我国AD药物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分析指出,2020年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约37.7亿人民币。结合未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加等因素,未来此市场将会以27.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约126.3亿人民币,2025至2030年,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将会以18.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达到294.3亿人民币。

近300亿的市场,跨国巨头如何角逐?对此,辉瑞中国区炎症与免疫事业部总经理刘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AD市场布局者众多,使得这一疾病受到了广泛地关注,也有利于AD疾病诊疗生态体系建设。在竞争不断的形势下,也要求企业为患者打通诊疗流程,根据患者画像精准推出最合适的产品。

“我们要坚持‘科学致胜’,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多方合作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在皮肤科领域想要完成达标战略,需要将AD疾病复发率降低30%,瘙痒缓解率提高30%,整体疾病控制达标率提高30%。这是实现‘科学致胜’的关键,也将成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菁说。

提升药物研发速度

特应性皮炎被称为皮肤科的“头号”顽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不同的年龄段,患者还常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并发症。据统计,2021年我国AD患者约有6221万 。AD是伴随终生的身心疾病,7年复发率高达75.9%,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负担中排名第一。

其中,63%的患者每天承受12小时以上的剧烈瘙痒,55%的患者每周有5-7天睡眠受到干扰,75%以上的患者存在由皮肤开裂、结痂和渗液等引起的疼痛和不适症状。

特应性皮炎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导致焦虑和抑郁以及孤独感。此外,另有调查显示,39%的患者对自己的外表感到难堪,6%的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和19.6%的重度患者有过自杀意念。由于其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其治疗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结合中国国情,根据达标治疗核心理念为指导,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帮助AD患者通过疾病管理,达到症状缓解、皮损清除、生活质量改善的目标。另外,针对特应性皮炎达标门诊建设项目设定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和远期目标,2周内瘙痒控制率提升30%,4周达标率提升30%,6-12个月达标率提升30%,疾病1年复发率降低30%,到2030年整体实现中国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达标率提升30%。

“特应性皮炎诊治如何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管理,如何实现医患双方同管,如何推动特应性皮炎从诊断-治疗-长期管理新模式的落实,都是亟待探索的问题。”刘菁说,对于皮肤疾病要加强产品组合的重要性,轻症可以选择外部涂抹药膏、中重度可以选择口服药物,以此给患者带来疗效和安全性的突破。

同时,作为企业方需要联合多方提升特应性皮炎诊断、早期筛查识别、疾病创新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提供持续优化方案,赋能疾病领域、临床、患者三重管理能力。特别是在产品研发方面,注重研发“速度”。

“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上,需要在早期研究时就要开始着手。实现中国参加超过80%的全球早期以及关键临床研究;其中80%的项目做到同期申报并最终能够引入中国。只有这样才能在创新产品研发早期就和全球实现同步。而这样的同步化,才能够让中国临床数据在最初代入到全球。”刘菁介绍,目前口服小分子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在中国和全球同步研发,同步上市,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第一时间进入国家医保。调研表明,阿布昔替尼可实现血药浓度1小时内达峰,1天内快速缓解瘙痒,12周清除皮损,口服使用便捷。

但新药研发并非一蹴而就,随着疾病复杂程度提升,临床试验的设计越来越复杂,传统医药公司的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同时,新药的诞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研发资金的不断投入是其最根本的保障。

刘菁表示,尽管药物研发难,但依旧需要不断突破性机制药物。只有在实验室生成的药物能够快速地到市场,快速地到患者,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其中,不管是注册还是最后进入医保还是上市后渠道的布局都是非常重要。

“突破性机制药物最终还是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给到患者更大的获益。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停止研发的脚步,不断提升研发的效率,希望以最快速度把创新药带到中国,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和布局的方向。”刘菁说。

争抢JAK抑制剂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从2016年至2021年,全球医药研发费从1,600亿美元上涨至2,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8%。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医药市场整体监管趋严,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到2026年,预计全球医药公司药品研发投入将会达到2,5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较2016至2021年将会再下降2.1%。

然而,在研发费用低速上升的同时,新药研发成功率却在不断降低。据统计,进入药物开发管道的5,000至10,000个先导化合物中,平均只有一个能最终上市。因此,中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占比近年来持续提高。另据相关机构统计,2021年中国规模药企的研发投入达到233亿美元,并且预计将于2026年达到4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7%。

保持较高研发投入所产生的重磅药及新药的技术优势所带来的可持续良性盈利能力愈加成为中国药企巨头重点关注的投入方向。而在药品研发不断进行的情况下,“真实世界证据”对于加速进口药品审批的作用也愈发凸显。刘菁介绍,现在的药物作用机制或者国外已经获批的药物适应症,亦或是已经有很充分的临床证据证明的有效的药物,可以通过真实世界研究获批或者获得临床更高的认可度,从这一方向来看,关于真实世界研究的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现在真实世界研究更多还是在积累成功经验,旨在从疗效和安全性上不断推进临床指南规范,在治疗理念标准和共识上建设真实世界。特别是在肿瘤领域适应症的开发上,部分产品已经上市,要开发新的适应症就需要真实世界数据积累经验,推动适应症获批。”刘菁称,鉴于已经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后续在皮肤科领域也可以通过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促进未来研发。

另外,进一步挖掘药物潜力也较为关键。刘菁介绍,JAK抑制剂的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可以在特应性皮炎、斑秃和白癜风等疾病领域皆获得较好表现。以斑秃为例,目前为止,斑秃的发病原因尚未彻底阐明,临床上常规采用外用激素药膏或者免疫抑制剂药膏进行治疗,鉴于JAK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后续市场较为广阔。

这也使得JAK抑制剂备受中外药企关注,一直以来,JAK抑制剂就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医学研究方向之一。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多家药企正在布局JAK抑制剂,临床适应症覆盖类风湿关节炎、骨髓纤维化、银屑病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特应性皮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全球现已获批的JAK抑制剂还包括,Incyte/诺华公司研究的口服、ATP竞争性、可逆的JAK1/2抑制剂芦可替尼,辉瑞JAK1/3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Xeljanz),Incyte/礼来联合开发的巴瑞替尼(baricitinib,Olumiant),安斯泰来(Astellas)富马酸吉瑞替尼片(peficitinib)等。在国内,目前布局JAK抑制剂的药企也有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微芯生物、泽璟制药等。

规范化诊治成方向

随着创新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聚焦特应性皮炎的规范化诊治也成为一大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量快速增长,医院已成立针对特应性皮炎的诊疗中心和专家专病门诊。例如,2021年3月份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就成立了AD特应性皮炎的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从诊前、诊中到诊后全闭环的慢性管理服务。

“在中国,医患在门诊的交流时间十分有限,为了提升随访质量,我们也会通过随访关爱计划,为患者提供从一天,一个月到三个月的分阶段随访服务,为患者提供药品之外的关爱支持。”刘菁介绍,应关注结合患者旅途的核心痛点,随访关爱,给到患者全路径支持。为此,需要在县域已经建立特应性皮炎专队,将更聚焦在基层强化特应性皮炎领域的规范化诊疗,科室赋能,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促进中国皮肤科事业持续发展,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刘菁还强调,要同时通过数字化创新平台能扩大覆盖,精准向患者传递疾病教育信息。通过数据可以和创新公司合作,关注在达标战略上能否降低,是否能够提高缓解瘙痒的效率,通过数据的呈现,以及随访工具的应用,了解瘙痒环节评分改善,以实现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以及复发率降低的目标,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坚持治疗,并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于疾病管理的系统认知,推动规范化诊疗。

“数字化能够生成更好的内容,能够使内容定制化,向更多渠道的社会各界科普,这些科普将通过数字化的平台,线上线下更好整合。”刘菁说。

随着《“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国家层面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医药供应链常态化水平。特应性皮炎诊治如何扩大创新,从被动治疗走向主动管理,实现医患双方同管,打造从诊断、随访到长期管理的患者全病程解决路径的落实,是亟待探索的问题。

同时,关于药物流通渠道、处方信息联通、第三方药物配送等痛点的多个文件的出台,促进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提高了电商平台药物的可及性,政策加持下医药零售出现线上化趋势,并且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下,患者线上就医、购药行为在近年来迅速强化,在线购药走进千家万户,医药线上流通渠道迎来爆发式增长。

目前,针对皮肤病发病率高、治疗意愿强、外用药使用便捷且安全性较高、患者可自行观察治疗转归等特点,故患者自行选购占比较大。从细分市场渠道分类,中国皮肤病药物市场可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目前销售渠道仍以线下为主。而医疗体系中医患互动、药企与医生的互动都在更多地向线上转移,尤其是皮肤类疾病这种适合图文问诊的疾病更加适合医药线上渠道发力,电商平台的高效便捷造益了大量皮肤病患者。

在数字化手段的助推之下,跨国药企正不断“加码”布局中国市场,不断提升科学创新,满足患者临床用药需求,全面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以及全病程的管理,包括诊断、治疗、康复全病程体系的搭建,这也是当前药企发展新格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