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一叶》在沪首映讲述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的人生故事

《星河一叶》首映式现场郑莹莹摄

中新网上海7月20日电 (郑莹莹)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今年已是94岁高龄,仍然每天去办公室工作。20日,她的纪录电影《星河一叶》在上海科学会堂首映,讲述她与天文的70载情缘。

家国情怀:经历过战争、知道国家的宝贵

“我们经过战争,逃过难,而且深知亡国之苦,所以我们都知道国家的宝贵,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理解到,科学是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在影片中,叶叔华如是说。

《星河一叶》电影海报 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 供图

叶叔华于1927年出生在广州。1949年自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到香港任教。1951年,叶叔华与丈夫离开香港来到上海。随后,她进入了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属于今天的上海天文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性天文研究员,至今没有离开。

在当天的首映会上,她在与年轻科研人员对话时说,“没有一个国家欢迎别的国家的科学工作者超过他们的,科学当然是很纯洁的,但影响到国家的话,就有些功利成分在。”

天文情缘:倡议兴建了全球最大天文馆

因为最近开馆即人气火爆的全球建筑规模最大天文馆——上海天文馆,叶叔华又一次受到关注。

2010年,叶叔华院士倡议兴建上海天文馆,她在影片中说,天文馆直接关系人的宇宙观,“宇宙多么大多么宽,人在宇宙当中是何等小,你怎么用有生之年,能够为人类做些好的事情。”

在当天首映式的科研人员对话中,叶叔华说,天文不单是对浩渺宇宙感兴趣,其实对于一些与人类命运有关的事情也感兴趣,比如说,小行星撞地球,这些一直都是大家关心的,要有人去守望它。

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谈及“小行星之名”,她说,小行星命名真的小事一桩,发现小行星的人有权命名,“不要看重这些东西,真给你一个小行星,你看到它奇形怪状的样子你才气死了,又不发光,又不发亮,就是在天空上乱跑,跑来跑去,一点意思都没有,这(小行星命名)是真正的虚名。”

科学远见:想做一件事情,我是会奋不顾身的

“我叶叔华并没有这么好,不过我确实承认一点,我要想做一件事情,我是会奋不顾身的。”影片中,叶叔华如是言。

在认识她的科学界人士眼中,她的前瞻视野一直令人佩服。同行说,“叶先生真是一个战略科学家,她不仅仅能够看到今后数年的事情,她甚至能够看到今后几十年的。”

自1951年11月19日进入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开启一生的天文事业,叶叔华引领了几件大事。

她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在影片中,她回忆说,“你们都不知道建国初期国家多穷,各方面的设备都很旧,甚至要用它的时候,一秒钟之前它就坏了,测绘部门的人就说,你这徐家汇(观象台)做的东西全世界最差,那也确实全世界最差,常常是倒数第一二。”

1957年,中国提出建立自己的世界时综合系统,叶叔华担负起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重任,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反复试验,使中国世界时测时精度在全球授时公报中从常排名垫底跃居世界第二。1965年,中国建立了北京时间,结束了依赖别国精确时间讯号的历史。

另外,她在上世纪70年代前瞻性提出并负责在中国建设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网的任务,使中国第一时间赶上了国际天文学界从经典观测转向现代观测的潮流。

“当时美国跟苏联竞争,我们还差一大截……我在图书馆里头查,就看最新发明是什么,就看到这个甚长基线……这个技术是1967年才试验成功,而且都没有人信它,都宁愿用旧的不肯用这个……”叶叔华回忆说。

当时,要做成这样一件“前瞻的事”,困难可想而知。叶叔华说,做成一件事,关口很多,不顺的事情常常有,“有时候我会觉得气死了,就躺在那里不想干了,后来慢慢想想这是对国家有用的东西,(问自己)你是不是都尽力了,还有一些地方没跑到,所以第二天又起来再想办法再跑。”

叶叔华坚定地倡导VLBI技术应用于空间科学和航天器的跟踪测量。20世纪初,她提出利用中国VLBI网进行探月工程嫦娥卫星实时测轨的建议。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建成嫦娥一号卫星工程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并圆满完成嫦娥一号卫星的精密测定轨任务,这是国际上首次将VLBI技术应用于探月卫星奔月轨道段和在轨测试段的准实时轨道测量。从嫦娥一号到天问一号,VLBI为中国空天探测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关键性贡献。

同行评价她:“如果在那个年代有机会,没准她会是一个宇航员,有冒险精神,又有勇气愿意去开拓别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